
一个事物有其好的一面,必然也有其弊的一面。家电智能化是这两年的主题,很多厂商都打着智能的旗号,从最初的语音控制语音识别,到现在满世界的人工智能。
不得不承认,科技的发展,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。但同时,家电智能化也对家电的质量提出了严峻考验,只换不修的做法让消费者获利一时,建议延保才透露出产品的不成熟,而长此以往,家电质量恐怕会难得到保障。
家电延保服务为何兴起?
这两年,提供家电延保服务的企业多了起来。其实三五年前,这项服务还不怎么有市场,但现在看却有快速兴起态势。
卖家电管售后,应该是为印在消费者脑海里的概念。然而,这种印象正悄悄发生改变。记得十年前,平板电视刚刚兴起的时候,当时的电视还是非智能电视,当时主管机构还协调产业链的企业共同制定平板售服标准。后来形成了大部分厂商认可并执行的整机一年、主要部件三年的大体保修框架。
但随着智能电视时代的到来,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。特别是互联网品牌介入后,包括乐视、飞利浦、暴风、kktv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宣称,一年内电视出现硬件故障只换不修,部分厨卫品牌也推出了只换不修服务。正是这点,成了营销卖点,更是博得了一些消费者的好评。随着智能化率越来越高,很多企业在提供售后服务的时候都执行这样的标准。
在企业的培养下,慢慢地,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平板售服,习惯了只换不修的模式。与此同时,家电延保服务又兴起了,而这在以前并不多见。这种情况在其他大家电冰箱空上同样出现,提供延保服务一夜之间成了一种时尚。
实际上,延保能有市场与家电智能化有很大关联。因为在非智能时代,家电产品基本都是组装件,如果单个零件坏了,只需要更换对应的零件就好了。但在智能时代,这招就不行了,因为很多功能都集成了,小零件变成了大部件。而有些企业为了方便,直接喊出只换不修的服务,一旦消费者习惯这种思维,就会慢慢接受产品生命周期变短的现实。而为了显示企业的责任,有些企业也适时提供延保服务,收费却不菲,比如前文所说的西门子。
不该成为质量下降的理由
智能化的背后,其实是存有质量风险的。以前产品不好,经常坏零件的话,就会被投诉,投诉率高了会反促企业加强质量建设。而当时的产品是由众多零部件构成的,所以再小的零件的质量都不能疏忽,出现问题都得像航天一样“归零”查找原因。
但现在看,由于集成度过高,很可能会出现企业对质量再也不关心的结局。因为集成的越多,能够厘清关系,找出真正原因的维修人员就越少,而对企业来说,在一个集成度很高的大部件里,去查找出一个细小的问题既无必要又